过敏儿的饮食起居守则
家有过敏儿,一切都辛苦。过敏除了倚靠药物治疗控制外,更重要的在于患者及家属的信心,以及居家生活环境的照顾。
马偕医院小儿遗传科主任林炫沛指出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作息,身体状况好,对过敏的忍受力也会增加。因此家有过敏儿的父母,不妨把握以下日常照顾的通则,让您家的过敏儿不再复发。
一、避免过敏原是最有效也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:
设法找出引起孩子过敏的物质,避免再接触,以免发作。例如会致过敏的食物、尘(虫满)、霉菌、蟑螂、猫狗等宠物的皮毛等,都是常见的过敏原。
二、非过敏性的刺激因子,也会诱发过敏:
例如湿度的改变、干冷的空气、病毒感染、感冒、饮用冰冷的食物、剧烈的运动、刺鼻的味道等(如刺鼻的香水味、二手烟),都容易刺激呼吸道,引起过敏。所以室内温、湿度要保持平衡;空气要适度流通;避免或少吃冰冷的食物;不做剧烈运动;拒吸二手烟等;除湿机和空气清净机,也可以视需要,当作好帮手。
林炫沛认为,重整环境力求单纯、好整理,生活、饮食回归自然,这些原则非仅对有过敏儿的家庭,一般人也是受益良多。而且这些原则都不难做到,视个别家庭的条件不同,可以有权宜的做法。例如家庭经济够好,能有24小时的空调和专人清扫环境,家里有地毯又何尝不行。
除此之外,更积极的做法就是“运动”,以提升心肺功能。惟运动不可太激烈,宜温和,视体能增强再作调整。台大医院气喘部医师杨曜旭指出,像游泳就很值得鼓励,不过下水之前要做好热身运动;下水时若感到不舒服,运动前可请过敏专科医师开些药物,有助于防止运动时的症状恶化。不过患有异位性皮肤炎的小朋友,要注意池水的干净,因为加了消毒剂的池水,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,如果游泳之后全身起疹发痒,那个池子就不宜再去。
其实孩子过敏的程度有轻有重,状况不能一概而论。家长只要把握环境控制的大原则,尽力而为,同时与你愿意信任的医师配合,同步成长学习,对孩子的帮助就很大了。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
|
标签: 无标签